易經(jīng):做最好的自己,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

11496

《易經(jīng)》:

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


由這句話演變出“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”的說法。脾氣相投的人自然相處融洽,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會聚在一起。有一句俗話,“龍交龍,鳳交鳳,老鼠的朋友會打洞”,也是這個意思。


戰(zhàn)國時期,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,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。淳于髡一天之內(nèi)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人。


齊宣王很驚訝,就對淳于髡說:“人才是很難得的,賢人并不多見,現(xiàn)在你一天之內(nèi)就推薦了七位,他們都可靠嗎?”


淳于髡回答說:

“不能這樣說。要知道,同類的鳥兒總是聚在一起飛翔,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。尋找柴胡、桔梗這類藥材,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,恐怕永遠(yuǎn)也找不到;要是到山的背面去找,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,這是因?yàn)樘煜峦惖氖挛?,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。我淳于髡大概也算個賢人,所以讓我舉薦賢人,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,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,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人,何止這七位!”


2101986.jpg


《易經(jīng)》:

君子以厚德載物


經(jīng)常有人抱怨說,為什么我遇不到好人和好的環(huán)境,其實(shí),抱怨的同時,應(yīng)該思考一下,是不是因?yàn)樽约鹤龅貌粔蚝茫?/p>


古人說:君子務(wù)本,本立而道生。要從根本上提升自己。


●不要去追一匹馬,用追馬的時間種草,待到春暖花開時,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。

●不要去刻意巴結(jié)一個人,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,去提升自己的德行,待到時機(jī)成熟時,就會有很多朋友與你同行。


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,用厚德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。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。做個溫暖的人:


用加法的方式去愛人,

用減法的方式去怨恨,

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,

用除法的方式去煩惱,

會發(fā)現(xiàn)全世界都在向你微笑!


眼是一把尺,看人先看己;

心是一桿秤,稱人也稱己。

心中有德,是慈悲;

口中有德,是善良。


一個人的涵養(yǎng)來自大度,來自寬容;

一個人的修為,是懂得包容,懂得尊重。


人生是如此短暫,對身邊的每個人都要好一點(diǎn),因?yàn)橄螺呑硬灰欢苡鲆?。目中有人,才會有路可走;心中有愛,方能有所作為。我們一點(diǎn)一滴積累的德行,終有一天會全部回報給我們,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

2101987.jpg


《易經(jīng)》:

同聲相應(yīng),同氣相求

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和陽光的人在一起,心里不會晦暗;和快樂的人在一起,嘴角常帶微笑;和進(jìn)取的人在一起,行動不會落后;和大方的人在一起,處事就不小氣;和睿智的人在一起,遇事就不迷茫;和聰明的人在一起,做事變得機(jī)敏。


做最好的自己,

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。


其實(shí)遇到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“貴人”,前提條件是我們應(yīng)該與人為善。


付出真誠,就會得到相應(yīng)的信任;

獻(xiàn)出愛心,就會得到相應(yīng)的回報。


反之,帶著猜忌、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,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。當(dāng)我們用一個手指在指點(diǎn)別人的時候,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正指向我們自己。


●當(dāng)我們拿花送給別人的時候,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己;

●當(dāng)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的時候,首先弄臟的也是自己的手。


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們,我們就要怎樣對待別人。


2101988.jpg


做最好的自己,才能碰見最好的別人!種下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。你若盛開,蝴蝶自來,你若精彩,天自安排!




文章底3百度.gif

文章底4公眾號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