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平廣場風貌提升改造工程
清嘉慶二十五年(1820)年,馬關為安平廳;民國二年(1913年)為安平縣,原城關4個辦事處(社區(qū))為安平鎮(zhèn),安平廣場為2006年建成的城區(qū)最大廣場依此命名,也蘊含構建和諧社會,創(chuàng)平安馬關之意。
安平廣場改造前▲
廣場始建于2003年12月,2006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,于2006年11月正式命名為安平廣場。由文化廣場、綠蔭廣場和荷塘廣場三個部分組成,占地面積150畝,投資3200萬元。
安平廣場改造中▲
針對廣場建設時間長、設施老化、年久失修、景觀環(huán)境差、功能分區(qū)及地方特色不突出,與縣城區(qū)總體風貌不相融等問題,2021年8月,安平廣場改造提升項目正式開工,我們錨定“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”發(fā)展定位,按照“民族文化特色鮮明、設施功能完善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”的理念,依托喬木、灌木的不同形狀和特點,強化藝術融合,增加休閑空間,擴大人與公園的融合度、參與度,打造美麗特色景觀,在豐富整個公園景觀空間的同時,達到了“特色突顯、服務群眾、秀美宜居”的城市客廳文化廣場效果。
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,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:南側入口民族文化廣場、林下活動空間、花山景觀、健康步道、山頂觀景臺、山丘音樂廣場時尚商業(yè)空間、特色商業(yè)街、景觀綠化及鋪裝改造提升、景觀小品、水電及管理用房基礎設施完善提升等。
項目計劃于5月底全面完工,通過項目實施,將極大改善周邊乃至整個縣城區(qū)群眾休閑娛樂和精神文化需求,讓安平廣場成為縣城區(qū)標志性游憩之地,提高市民獲得感、幸福感,讓群眾更幸福、更宜居、更自信,全面改善人居環(huán)境,大力提升馬關城市品質。
來源:馬關縣融媒體中心
|